茯苓为寄生在树根上的菌类植物,形状像甘薯,外皮黑褐色,内里白色或粉红色。性甘、淡、平。中医入药,利水渗湿,健脾宁心。用于水肿尿少,脾虚食少,便溏泄泻,心神担心,惊悸失眠。
茯苓皮:茯苓菌核的外皮,功效利水肿。
赤茯苓:削去外皮后的淡红色部分,功效渗利湿热。
白茯苓:切去赤茯苓后的白色部分,亦称茯苓,切成小方块,功效渗湿健脾。
茯神:白茯苓中心抱有细松根者,切成方形薄片,功效宁心安神。
古籍纪录
《本草纲目》:茯苓气息淡而渗,其性上行,生津液,开腠理,滋水源而下降,利小便,故张洁古谓其属阳,浮而升,言其性也;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,降而下,言其功也。
《本草衍义》:茯苓、茯神,行水之功多,益心脾不可阙也。
《本草正》:能利窍去湿,利窍则开心益智,导浊生津;去湿则逐水燥脾,补中健胃;袪惊痫,厚肠脏,治痰之本,助药之降。以其味有微甘,故曰补阳。但补少利多。